關鍵詞 稻漁綜合種養 稻漁綜合種養作為一種綠色生態的農漁發展模式,“十三五”以來發展迅速,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從 2015 年的 2200 多萬畝增長到 2020 年的 3800 萬畝,稻米產量達到 1900 萬噸,水產品產量超過 300 萬噸,帶動農民增收超過 650 億元。十三五”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成效顯著,穩定了糧食生產;減少了藥肥使用;提升了產品品質;提升了綜合效益。“十三五”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產業規范發展的主要做法,堅持標準先行,推進規范發展;堅持示范引領,推進有序發展;堅持科技支撐,推進創新發展。下一步,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將以優化種養結構、生產生態協調、三產深度融合為方向,以科技創新和融合發展為動力,持續推動稻漁綜合種養規范高質量發展。 聲音 “原料價格持續上漲,飼料企業難頂壓力,紛紛漲價,2020 年第9 輪漲價潮來襲。” ——近期受國際原料價格猛漲以及玉米持續上漲,令成本大幅提高,生產成本費用持續上漲。這種壓力,已經遠遠超出了飼料企業預料和所能承受的范圍,數家企業上調飼料價格,幅度在 50-200 元 / 噸,由此 2020 年第 9 輪飼料漲價潮正式上演。 “全球首艘 10 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 1 號’建造啟動儀式在青島西海岸舉行。” ——12 月 19 日,標志著全球首艘 10 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項目正式進入全面建造啟動階段。本次養殖工船建造啟動儀式是繼 2020 年 6 月 3 日養殖工船建造簽約儀式之后,在青島市乃至中國深遠海工業化漁業養殖領域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國信 1 號’將于 2021 年完成分段施工、合攏、出塢下水并開展設備及系統調試,2022 年 3 月正式交付運營。 “農業農村部在第 194 號公告中明確要求禁止的是將抗生素類藥物作為促進養殖動物生長的藥物飼料添加劑使用,而作為治療養殖動物疾病的抗生素類獸藥,并不屬于禁止之列。” ——華中農業大教授陳昌福認為,水產養殖業者要正確且全面地理解“全面禁抗”,正確地選擇藥物和科學地使用藥物,并實施恰當的管理措施,才可以做到安全用藥并有效地避免使用藥物帶來的各種負面作用的。 “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因采購或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發感染的風險非常低。” ——12 月 21 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了三個關鍵點:其一,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片段的檢測都會顯示核酸陽性,因此,查出核酸陽性,并不代表具有傳染性。其二,我國在冷鏈食品或外包裝中檢出的核酸陽性,絕大多數屬于污染輕的,極少數屬于污染嚴重的。其三,即使購買了污染食品,只要注意手部衛生、生熟分開,對案板及時清洗,也不會有太大可能造成感染。此外,國家已經加強了冷凍、冷鏈食品的管理,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國門入關檢測;二是加強入關時的消毒;三是加強物流全鏈條的從業人員作業防護;四是對從業人員進行定期的核酸檢測,一旦發現感染的,很快就把疫情撲滅在萌芽當中;五是對于高風險人群進行疫苗接種,防止感染。 數字 4.38 億噸 據 WATT 國際傳媒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 年上榜的全球復合動物飼料生產公司的飼料產量均達到或超過 100 萬噸。全球前 129家飼料企業生產了近 4.38 億噸配合飼料,前三甲分別是來自泰國的正大集團、中國的新希望集團和美國的嘉吉公司。從區域劃分來看,其中亞洲產量最大 2.12 億噸,其次是北美洲 9642 萬噸,歐洲 8310 萬噸,南美洲 2265 萬噸,中東 1442 萬噸,非洲 589 萬噸,澳大利亞 289 萬噸。從國家來看,中國上榜 30 家飼料企業,飼料總產量為 1.22 億噸,美國上榜 25 家飼料企業,共生產 9215 萬噸。 100 強 按照《中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關于開展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100 強推介活動的通知》要求,經企業自愿申報和專家評審,已確定了 2020 年全國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100 強和專項 10 強名單,現已將企業名單公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網站上。 |
重點推薦 |
|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水產頻道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水產頻道)”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15天內來電或來函與中國水產頻道聯系。聯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