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道, 在海鮮指南2021「年度回顧與展望」專題里,作為這個產業少有的年輕的管理者,歐肽貢(廣州)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新東分享了他們團隊這一年的進展及忐忑。 *本文選自海鮮指南2021「年度回顧與展望」 巴沙魚,這個風靡全國中式餐飲的爆品,在2020年受到疫情沖擊巨大,因為與餐飲供應鏈息息相關,餐飲業復蘇與巴沙魚產業密不可分,在如此被動的情況下,2020年上半年,一部分的從業者開始研發巴沙魚系列便捷產品以供應C端,但是,全年進口冷鏈食品備受關注的局面下,巴沙魚尤其是進口巴沙魚產業或轉型,或升級,已迫在眉睫。 在海鮮指南2021「年度回顧與展望」專題里,作為這個產業少有的年輕的管理者,歐肽貢(廣州)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新東分享了他們團隊這一年的進展及忐忑。 歐肽貢(廣州)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越南永環中國區代表陳新東 歐肽貢(廣州)貿易有限公司部分團隊成員合影 口述/歐肽貢(廣州)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新東 采訪/海鮮指南(seafood-guide)沈基文 歐肽貢2020年全年銷售額預計增長12-13%,巴沙魚從業者企業經營成本上漲,壓力增加 直到2020年11月份,我們總體還是不錯的。上半年僅從銷量上講,我們增長了50%,銷售額增長了38%,因為今年巴沙魚價格低。但到了下半年之后,增長速度慢慢放緩,特別是7月份出現的厄瓜多爾蝦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后,市場就開始有變化。下半年7月份以后,餐飲恢復情況樂觀,但到了11月中旬,進口食品外包裝檢測陽性的事件頻率增多,導致食堂、機關單位不太愿意用進口貨,那個時候我們變得很困難,同比單月份我們大概下滑了20%,但是整年來看,我們增長了12~13%。 2020年已經過去,我們主要擔心的是接下來會怎么樣(發展)。我看見產業有一些人可能轉做國產或者先停一段時間(進口),先把庫存清完再說。正常情況下,12月-1月應該是大量進口備貨春節,可是我們現在全部叫停,叫停的原因是貨物進來以后要進入海關集中監管倉,港口那邊又會產生大額的滯箱滯港費用,一個柜子可能就要產生好幾萬的額外成本,基本上是進一柜虧一柜。針對一些已經簽合同的客戶,我們依然在進貨,以保障客戶的供應;其他沒有簽長線合同的客戶只能隨行就市,這里面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第一,有人就開始用國產魚(如黑魚,鱸魚)代替,對進口巴沙魚來講是一個挑戰;第二,相關的政策直接導致巴沙魚從業者整體成本上漲,比如我剛剛提到的額外幾萬塊費用,不利于行業發展。 與產業大多數企業不一樣的是,我們團隊整體都比較年輕,包括我在內。不過2020年我們還招了不少人,而且2021年我們還會繼續擴招團隊。2020年需要擴招團隊的原因是2019年發展太快,大家都在滿負荷或者說超負荷運轉,于是2020年招了一些人,這部分人更多的不是銷售這一塊,更多的是內部行政、后勤、運營,由他們來做一些制度的運營建設,之前發展太快,我們也沒有太注重這部分的建設,所以2020年公司制度和流程得到了很大的完善,2021年再繼續招業務團隊擴展市場。之所以在困境下依然繼續擴招團隊,除了上述原因以外,還因為我們堅信巴沙魚市場不會變小,各個從業者和消費者不需要過度恐慌,另一方面我們會在不斷拓品的基礎上一直堅持品質和服務。 歐肽貢團隊都比較年輕,這是我們的優勢,但也有不足。優勢就在于我們可以更有激情,我們更容易改變自己去適應市場。整個市場都在變化,有著越來越多的新玩法,比如最近熱火朝天的社區團購等,整個營商環境也變得更加透明,不會像以前一樣靠信息不對稱來賺錢。劣勢就是,我們沒有太多經驗應付一些突發事件,比如我們的貨物積壓在天津港,每個柜子大概產生五六萬塊錢費用,共總產生100多萬的滯箱費,還不包含其他費用。貨沒辦法及時提出來,運營成本的增加,加上流動資金壓力,好在總部有承擔一部分壓力,對于我們來講已經辛苦,對于行業其他人來講可能更加辛苦。 疫情之下,每個企業的運營都或多或少遇到了一些挑戰,其中與疫情防控措施息息相關,可能很多政策制定的相關部門也在摸索怎樣找到一條更好的路,但對于一些企業來說可能支撐不下去,資金鏈斷了只能倒閉,可能資金鏈比較充足的或者銀行給比較多的貸款還是可以活得下去,可是貸款始終不是最終解決方案,相關單位和部門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減少企業負擔,有些額外成本可以免去。 國家現在查得這么嚴格,一定程度上打擊了非合規貿易,也確保了食品安全的提升;其次,這次疫情對于水產市場也產生了一些影響,我們也因此在考慮做一些品牌的規劃,現在消費者去市場買魚,對于品牌是沒有認知的,但這次疫情讓更多人去平臺上買魚或者讓配送員送到家,這時候就將品牌效應顯露出來了。當然品牌并不是2-3年就能完成的,但對于品牌的規劃來講,這是一個機會。 未來或增加品類配套發展,展望2021年,行業整體利潤率應該得到正向發展 2020年我們相對活得比較好,主要得益于前幾年的積累,我們并不是做單一的渠道,上半年我們有商超支持,整體銷量增加了50%,到了下半年之后商超速度放緩,我們就又有餐飲,還有流通,我們多條腿走路。我們也意識到,如果做單一產品(可能受限比較嚴重),包括去年我一直在談,一定要品類多元化發展,特別經過這次疫情之后,除了巴沙魚,我覺得我們可能需要配套一些其他的品類,而且還不能全部依賴進口,也要將國內的一些資源組織起來,品類上“兩條腿走路”。 今年從我們供應的餐飲企業的角度來講,很明顯的,餐飲企業最無辜,餐飲業一旦遇到行情不好,由于前期投入大,可能3-5年才能回本,有一部分餐飲可能開店擴張用的錢不是自己的錢,是供應商的貨款,比如供應商賬期兩個月,賬面上看著有很多錢,他就會拿這個錢來開店,等到你生意不好的時候,營收就會下降得很厲害,只能繼續拖欠供應商貨款,對于供應商來說,原計劃半個月賬期,你要求延期幾天還可以,但如果再進一步惡化,供應商就不敢干了。這種情況下,下游客戶就會去找新的供應商。供應鏈不穩定也容易導致餐飲企業經營出現其他的問題,諸多原因之下,小型的餐飲企業基本上前三個月都在虧錢的話,加上疫情的反復,看不到未來,就會選擇關閉,及時止損。 大環境影響生意不好,還有一部分餐飲企業必須要促銷/降價才可以,不降價的話(很難吸引來客戶),正常一份酸菜魚30元錢每天可以賣6000份,現在銷量下滑,必須要做到28塊錢每份才能維持6000份銷售,他們會做更多的活動來刺激消費,做活動的時候,其實就是相當于是變向降價,也就導致我們原料價格一直處于低位,包括到現在,臨近春節,有些地方政策建議年底不要聚餐,不要聚集,那么餐飲企業原計劃的一些活動就無法進行,對餐飲酒店業損失嚴重。 除此以外,進口貨對C端的影響也是致命的,有些品牌可能投入的人力成本和資金是往年的兩倍,但是銷量只能與去年同期相同,甚至有的商超已經下架了一些進口產品。 比較幸運的是,巴沙魚是民生類產品,在經濟低迷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巴沙魚2020年中國的進口量并沒有減少太多,這個數據說明巴沙魚產品在中國的地位比較高。美團有大數據的支持,他們也在做巴沙魚,水產品品類里,他們選擇了這個品類,后來者都想進入,意味著這個品類還有很多機會。雖然目前確實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難,可能有一些投機分子,比如說抄底囤貨或者是低價銷售,中國市場就是這樣,攪局者不斷進來。我們每年都要參加展會,其實主要目的不是要從展會拿到多少客戶,重要的是告訴別人說我還活著;對行業說,我們不僅還在,而且活得很好,有一天你需要我的時候,我還在這里等著你。 |
重點推薦 |
|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水產頻道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水產頻道)”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15天內來電或來函與中國水產頻道聯系。聯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