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道, 他們正在以創新方式,試圖挑戰現代人對養殖業的想象和習慣 文/工業化水產圈 立體蔬菜種植應該不陌生了,樓式養豬也在不斷走進人們的視野。水產養殖也不甘寂寞,在新加坡,高度自動化、樓高8層的超豪華水泥陸地海水養殖場正拔地而起,蔚為壯觀。 在建的8層高垂直漁場 養殖面積相等于15個足球場, 打造世界最大的陸上海水魚養殖漁場 由于土地資源匱乏,新加坡對土地的利用和想象超出了大眾的理解范疇。新加坡的本土企業阿波羅水產養殖集團(ApolloAquaculture)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正在以創新方式,試圖挑戰現代人對養殖業的想象和習慣。 想必有些中國業者對阿波羅并不陌生,幾年前曾在國內引起極高的關注度。阿波羅成立于1972年,集團成立初期,正逢新加坡觀賞魚產業熱潮大興的時代,如今,繼續耕耘的已為數不多,阿波羅便是其一,每年仍出口價值數百萬元的觀賞魚。 新加坡阿波羅水產養殖集團總裁黃偉杰 2009年,父親過世后,黃偉杰繼承了家業,成為阿波羅的新總裁。有感于傳統水產養殖不可控、不可預測的弊端,以及新加坡政府“零排放”的愿景,黃偉杰著手開始了阿波羅大膽且令人贊嘆的海水魚養殖業務,率團隊開發了現代自動化的陸地垂直養殖系統,進行自動化轉型、數據分析和適用的養殖科技。 得益于多年在循環水養殖觀賞魚和建筑業的經驗和技術積累,黃偉杰便想到通過陸地垂直養殖場來取代傳統的海水捕撈及養殖。2015年,阿波羅投資200萬新加坡元(約合976萬人民幣)的三層樓高的鋼鐵架構垂直養殖場建成,每層設有兩個養殖池,共6個魚池,每個池是135平方米,可容納約2.2萬尾魚苗。漁場目前每月的魚產量達4噸,未來計劃增至每月10噸。黃偉杰將這種模式稱為垂直漁場(AquaDeck),其創新技術采用日本和德國的技術。 現在,阿波羅第二個規模更大、自動化程度更高的垂直漁場已投入生產,該垂直漁場位于林厝港,樓高8層,占地3.84萬平方米,單是地基便打了938根,預計耗資7000萬新加坡元(約合3.52億元人民幣)。阿波羅通過種種科技的整合,例如遠程監控系統、魚的健康數據、用水的回收及多層次的處理等,大幅度降低病菌的風險,也減少了養殖場對人力與資源的依賴。 該垂直漁場的養殖面積足足有15個足球場大,主要養殖龍虎斑和東星斑等高價位品種。據悉,該垂直養殖場一立方可養240-300斤魚,而海上網箱養殖的產量大概是50-150斤/方。因為垂直漁場是疊重式的,所以那個倍增的數量非常的大。目前集團擁有3個養殖中心,每年出產300到400噸海魚。預計該8層垂直漁場完工后,年產量會比目前多7倍。 養殖場內景 養殖場內景 養殖場內景 養殖的東星斑 另外,阿波羅與文萊合作伙伴合資,在文萊建立室內垂直養魚場。該農場將使用AquaDeck和多層循環水產養殖系統生產石斑魚,蝦和觀賞魚。 由于國土面積狹小,新加坡全國食物需求九成需要進口。為改變這種局面,新加坡大力發展垂直農場、實驗室養蝦,試圖借助高技術突破土地限制,增加本地食物產量。阿波羅利用“向上發展”的概念,在陸地上建筑海魚養殖場,為水產養殖業的現代發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阿波羅集團也曾進入過中國,在廣東臺山投資1.2億元興建了一個高科技、高度智能化的對蝦養殖場,當時規劃是每立方米每造蝦可產8斤,一年可養5-6造,并計劃5年建設30個養殖怕我,500個養殖塘,希望用強大的數據分析平臺,打造全自動的工廠化養殖基地。 但后面因為種種原因項目擱淺了,如今回想起來,仍覺其理念的超前。時間又過了6年,如今阿波羅集團又有了新的發展項目,中國的工廠化養殖也進入了新的發展歷史時期,可以說,水產養殖將是下一個徹底被新科技顛覆的領域,特別值得期待。 |
重點推薦 |
|
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水產頻道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水產頻道”。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水產頻道)”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15天內來電或來函與中國水產頻道聯系。聯系方式:020-85595682。